<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文史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正文

        美好365app官方下载_速发365app下载_365bet足球联赛

        刘宏琦 刘海林

        更新时间:2018-09-17 11:15:19点击次数:7124次

            郭村庙会建庙时间较早,历史悠久,繁盛至今。有人说是“药王庙”,有人说是“奶奶庙”,有人说是“关帝庙”……经过多方考证,还是趋同于“兴圣寺”的说法。“兴圣寺”是为了供奉战国时期的郭村人——郭隗(音:wěi)先人而兴建的。

            郭隗(约公元前351年~公元前297年),战国时期纵横家,自幼聪颖好学,为人忠义,满腹韬略,才华横溢,后为燕国重臣、贤士。满城区郭村乃郭隗先生故里,至今,在郭村仍有其养父郭三成“倾其家产、因材施教”,郭隗 “顶壶夜读、刻苦学习”,“郭隗遇仙、点化成才”等传说故事。

            现在,在郭村大街东口矗立着一块清康熙年间重修郭祠的汉白玉石碑,碑首刻有虺纹,抹角长方形,高2.30米,宽0.75米,厚0.15米。碑文楷书上款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岁在丁亥仲春吉旦”;中间正文是:“周燕昭王贤士郭隗先生故里”;下款是:“保定府满城县知县会稽张焕立石”。这也就是“郭村”村名的由来。这块石碑曾在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中惨遭劫难,被砸成两截埋于地下,边缘和背面多处破损,改革开放后才重建天日,得以修复,矗立在原址上。

            人们供奉郭隗先生为圣人,并为他兴建寺庙,自有道理。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纣后,封公臣谋士召公奭“于燕”,于是便有了燕国。当时,燕国的都城建在“蓟地”,即现在的北京广安门一带,燕国共传世44代,历时850多年。郭隗是第42世和第43世燕王的重臣谋士,为燕国的发展与鼎盛做出了重要贡献。郭村当时地处燕国和赵国的分疆地域,能出一位郭隗贤士这样的重要历史名流,实为郭村人的一大幸事。

            第42世燕王瞄王在位时国力甚微,瞄王死后,其子燕昭王继位,成为第43世燕王。郭隗系瞄王在位时老臣,为人忠义,才华横溢,故颇受燕昭王器重。当时齐国趁燕国内乱之时,屡屡入侵燕国,燕国无奈舍去蓟地都城,南迁至涿郡、易州、定兴一带避难。昭王立志要报仇,以诚恳的态度问计于郭隗“富国强民”之策。郭隗以“古代一国君不惜重金买来千里马死马头,从而召来真正的千里马”的故事启示昭王,建议昭王不惜重金,招贤纳士。按照郭隗的建议,燕昭王投巨资建设“黄金台”,又叫“招贤台”,郭隗端坐于台上,身旁置有千斤黄金,以示燕国国力之充盈,昭王还以师礼拜郭隗。他们君臣的举措,很快传开,大家都知道燕昭王非常器重人才,思贤若渴。正是由于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各方人才纷纷来归,“诸天下之士欲破齐者”、“善用兵者”,他“尽养之”,形成了“士争趋燕”的局面。一个曾经被内乱困扰、国力衰退、人才奇缺的燕国,由于四方人才的集聚荟萃而有了转机。军事家乐毅从魏国来,他是大将军乐羊的后代,熟读兵法,勇武而足智多谋,得到了燕昭王的高度重视和信任。阴阳家邹衍从齐国来,名将剧辛从赵国来,纵横家苏代从洛阳来,他们都是经天纬地的人才,昭王均给予厚待和重用。

            昭王在郭隗、乐毅等贤才的辅佐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日渐富强起来,为伐齐复仇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84年,燕军联合秦楚韩赵,共同起兵伐齐,并拜乐毅为帅。此时的燕军,军心大振,势如破竹,拓地千里,仅半年时间,燕国领土就扩展到了辽东,占领了齐国大面积国土,共计70座城,同时还攻下了中山国大片地盘。这便使燕国国威大盛,并列于强国之中,步入了燕国中兴的黄金时代。先贤郭隗以向燕昭王智献招贤策、使燕国复兴的事迹而广闻天下,令人景仰。后人为他建寺拜谒,以示纪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郭村,为了纪念先人郭隗,很早就兴建了“兴圣寺”,因年代久远,为郭隗建设寺庙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矗立在村东口的“郭隗碑”却久经历史风云,顽强地保存了下来。建寺的时间应在张焕为郭隗立碑之前。立碑的时间是在清朝康熙46年,即公元1707年,距今已整整过去了310年。到了康熙46年的时候,已进入了康乾盛世的前期,三藩已经平定,满汉已经统一,国内无战事,经济在发展,人口达到了一个多亿,疆土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张焕是汉人,也是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而当上满城知县的,张焕邑尹文化造诣颇深,写了很多文学价值极高的诗文,如:《登抱阳山》、《题百步廊》、《咏龙洞云封》、《咏陵山异迹》、《咏紫口晴岚》、《咏玉峰耸翠》、《三贞咏》等。他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满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他在郭隗寺庙前以知县名义立一块碑,表示对郭隗先生的敬仰和重视,也就不足为怪了。假如郭隗“兴圣寺”香火不旺的话,起码也应在张焕邑尹立碑之后,逐渐繁盛起来。

            关于“兴圣寺”的地点,应该就在郭隗碑的北侧,占地大约五亩左右。这块地方,郭村人一直称之为“大寺园”。有村谚为证:“兴圣寺,贤士庙,荆子柁、石柱角,郭隗塑象殿中坐,人人祈拜把香烧。”“兴圣寺”南边的东西大街,郭村人都叫它“大道上”,其实就是古时的“驿道”。“驿道”需要官府派人维修和守护,自古就有“三里一墩,五里一铺,过州府设驿站”的说法。传说,理铺村就是郭村刘姓人家被派去守铺子而逐渐发展成的村落。因此,“五里铺”、“陉阳驿”等村名的产生,都与这条“驿道”有关联。据老辈人讲,清朝时期,“兴圣寺”和郭隗碑很是兴盛,凡是通过“驿道”经过此地的大小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要虔诚拜谒。

            郭村庙会的日期,传说是郭隗先生的仙逝日,为纪念他而定的,为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了方便记忆,还有“郭村庙,榆钱儿落(音:laò)”的说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一是为了“破旧立新”的政治需要,再是因为三月二十八确实到了生产队的农忙季节,所以把庙会日期提前了一个月,改成了农历二月二十八,一直延续至今。

            无论世事怎么变迁,郭村庙会一直保存了下来,并且日益繁盛,有三个例子可以作为佐证。一是影响大。十里八乡都来赶庙会,周边的村,如:三闫童、郎村、汤村、五里铺、庞村等,都过郭村庙。二是花会多。在过去,仅郭村就有花会组织五六个,如:小刀会、大鼓会、狮子会、少林会、秧歌会等,加上周边村赶庙的花会,舞枪弄棒,鼓乐齐奏,切磋比武,强身健体,欢乐异常,好不热闹。三是必唱戏。过去有个说法,叫“到了郭村你别唱,到了汤村别嫌腊炷旺,到了郎村别耍把式匠”。这里的“唱”,指的就是唱戏;这里的“把式匠”,则是指拳脚功夫、戏法、卖药瞧病等。关于“汤村腊炷旺”指的是汤村人演出的独角戏“许仕林拜塔救母”,自制高塔,塔身插满腊炷,非常壮观好看,原为河北梆子小戏冒,唱完一段拜塔词后,刹时一声巨响,烟花四散,塔开,救出白素珍,母子团聚。到了解放初期,郭村还保留下了两个剧团,河南边一个,河北边一个,主要剧种是河北梆子,也唱评剧、老调和哈哈腔。两个剧团每逢郭村庙会都要唱对台戏,经常闹意见,后来合并成了一个剧团。到了文革时期,受“样板戏”的冲击,郭村的剧团也就渐渐取消了,但至今仍然有能唱堂会的戏班子四五个。正因为如此,郭村庙会唱大戏的传统一直保持了下来,在郭村,不论情况怎样变化,过年可以不唱戏,过庙则是必须要唱戏的。村里的剧团没有了,就请外地的剧团来唱,最低也要请市级以上的剧团,这种过庙唱戏的做法,一年也没间断过。

            实际上,郭村在过去有很多庙宇,有村谚为证:“郭村布局真正好,一里地、三座桥,三环套月好街道。大小庙宇三十六,中间对座关老庙,出门拜神多行好。找魂小庙有两座,南头庙址驿道边,北头庙在大土桥。”“三座桥”指的是横穿郭村的白草沟河上的三座桥,相通南北,西大桥是大石桥,东大桥是木头搭建的大土桥,中间是小石桥。“三环套月”指的是从刘家胡同向西至顶头,有一向南的道路到驿道,再从这里向东沿驿道到村东口,这两条东西道路中间有两条南北巷道,恰好形成了一个月字形。当时,在村的主要地段、主要路口都盖有庙堂,共三十六座。因此,郭村的庙会究竟起源于哪个庙堂,实在是不好说。我们把郭村庙会的起源说成是纪念郭隗先生的“兴圣寺”,也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而已。

            直至今日,在“兴圣寺”周围,在“郭隗碑”前面的“古驿道”上,一年一度的郭村庙会依然繁盛。燕昭王听从郭隗建议筑黄金台招纳贤士的故事,已在广大民众中深深扎下了根。这个故事,除开创了“燕国中兴”的鼎盛时期外,不仅给今人以广泛教益,还将给后人带来深刻的启迪,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庙会的形成源远流长,虽然演变至今,大多成了物资交流大会,但深入细致地去考证、去研讨庙会文化现象,从中受教益、得启迪,仍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保定市美好365app官方下载_速发365app下载_365bet足球联赛文史委

        (编辑:保定美好365app官方下载_速发365app下载_365bet足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