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坪、孟植良
2020年03月01日13:33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编者按: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出八点要求。本网将围绕这八点要求邀请多位权威专家进行系列解读,助您更深入理解总书记的战“疫”方略。今天推出的第三篇解读,围绕“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主题详解关键战“疫”如何“精准”出招?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六稳”之首,就业稳则民心定、家国安。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
紧抓就业“牛鼻子” 服务经济稳大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胜利。面对这一重大任务,稳就业如何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尤为关键。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强调要“确保就业大局稳定”;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
“就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业形势稳定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稳定器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只要紧紧抓住‘就业’这一牛鼻子,让‘六稳’之首持续发力,保持稳中有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长安教授表示。
“一般来说,每年第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在24%左右。今年受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的就业数量有所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表示,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是尽快克服疫情影响,及时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增长,确保实现今年的预定就业目标。
如何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确保实现预定就业目标?“要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解决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营业问题。要加快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详细的“真招”“实招”。
“当前,稳就业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治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稳就业再成政策焦点。目前提出的政策举措较此前更具有针对性,特殊性,惠民惠企力度显着增强。既考虑到了防疫控疫的现状,又兼顾了长远发展;既考虑到了稳定现有岗位,又兼顾了新增就业需求。”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陈锋副教授表示,这些稳就业举措不仅为恢复经济活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更让百姓放心吃下‘定心丸’。精准施策能较好地解决好影响就业的供给端的资源错配问题和结构性矛盾,长期来看,我国就业形势将得到显着改善。接下来,要加大落实力度确保政策举措像防疫措施一样“硬核”和落实到“岗”。
精准施策落细落实 援企稳岗惠民暖民
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显着改善,新成长的经营主体成为吸纳就业需求的主力军,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此次疫情让部分企业稳岗压力加大。因此,要进一步释放利好政策, 助力中小微企业再乘“东风”,为稳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稳企稳岗,降本减负动真格
日前,国务院出硬招为企业解燃眉之急。人社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住建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重点企业实行名单管理。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苏州率先出台苏“惠”十条,要求各银行机构和职能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上海出台政策提出,中小企业承租本市国有企业的经营性房产免收2个月租金;重庆出台二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只有企业保持稳定,稳就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李长安表示,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根本目的是要救企业,稳就业。此次推出的降低社保费政策较之前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让企业有更多的政策获得感。此外,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惠企政策”,充分体现了精准施策的原则。
——复工复产,劳动力要素“动”起来
连日来,多部门继续出台政策措施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专列)运输服务;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文,要求对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有序逐渐恢复已暂停运营的交通运输服务,不得禁止其他地区交通运输工具通行;公安部要求逐步撤销公路上设置的检疫站点、恢复封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阻断的公路,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响应,江西省聚焦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出行需求,有序恢复城际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等运输服务;湖州市政府鼓励企业统一组织市外员工包车返回,包车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广东省分批免费发放“助力复工复产”岭南通交通卡,助力异地务工人员返岗。
“全面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帮助产业链恢复正常运转,稳定现有岗位,是稳就业的第一步。”陈锋告诉记者,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和精准度高的复工复产稳就业政策举措,整体社会经济正在有序逐步恢复。目前看来,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是短暂的,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点人群就业有保障 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要求,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该如何从实从细从深实施呢?
——失业保险兜底保障失业人员生活
疫情期间,为了加强失业人员生活保障,人社部表示,允许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对符合领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其他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具体期限由各省确定;与此同时,山东、湖南、贵州等多地全面提高职工失业保险保障水平,统一将失业保险待遇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
“面对疫情,我们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针对一部分企业因发展受阻可能减少就业岗位的情形,更加积极发挥失业保险的兜底功能。失业保险不仅需要依法对登记失业者及时给予救济,而且应当利用现有的失业保险基金积累为稳定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及时做出贡献。全面发挥出失业保险的积极功能,更好地化解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掉线”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受突发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为此,中央推出了多项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比如,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要领域就业,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规模,加大对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同时,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人社部启动“e路同行、职等你来”网络招聘活动,组织百名职业指导师开设就业指导的“云课堂”。
“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陈锋表示,现阶段各地积极开展的“云招聘”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疫情带来的影响。此外,各部门还应加强合作沟通,优化就业手续,提供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等灵活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求职就业创造更便捷的条件,必要时,可适当推迟毕业生的就业派遣工作。
——数字经济成就业“倍增器”
危中亦有机。此次疫情对线下经济造成强烈冲击的同时,以在线消费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却异常火爆,并催生出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式。比如美团启动“春归计划”,面向全国提供逾20万个工作岗位;盒马鲜生催热“共享员工”模式,解决一大批待业员工临时性就业问题。在防疫抗疫中,数字经济显现出了极大的抗冲击力和发展韧性,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依托。
“靠产业发展解决就业,是稳就业的根本之策。”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表示,本次疫情下,数字经济新业态迎来发展契机,其折射出的用工需求显着增加,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随着物资配送、康养健康、公共卫生等其他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涌现出新的就业机会。扩就业,稳就业,数字经济大有可为。